民企发展正当时|建龙北满特钢:以协同之力书写民企突围新篇

今日热点 浏览:28 2025-08-19 16:52:32

 当钢铁行业的“寒流”仍在持续,齐齐哈尔的初秋却因一场盛会暖意涌动。8月14日,建龙北满特钢2025年度营销年会现场,海内外百余家合作伙伴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当宝武重工、中车齐车、太重集团、卡特彼勒、斯凯孚、铁姆肯……这些行业巨头的相关代表齐聚一堂,这场以“聚势·破局·共赢”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是一家民企逆势上扬的宣言,更勾勒出特钢产业协同发展的崭新图景。

建龙北满特钢2025年度营销年会

逆势上扬,硬核业绩彰显发展韧性

 2025年上半年,建龙北满特钢以“深化产品结构调整,提升成本精细管控能力”为主线,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专项领域用钢销量创历史纪录,铁路用钢同比增长23%,抽油杆用钢同比增长198%,高端汽车钢增长35%。上半年实现出口销售19.2万吨,同比提高28%,其中,核心品种调质材和矿山钢出口量保持第一,并实现特钢棒材欧洲市场出口量领先。

 这份逆势上扬的成绩单,源于企业对特钢战略的坚守、对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更离不开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

 正如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所言:“正是有合作伙伴信任与支持,建龙北满特钢才能够在钢铁行业深化转型的关键之年,依然能够逆势突围。”

茶歇中供应商与企业人员交流

薪火相传,协同基因筑牢成长根基

 建龙北满特钢的历史,可追溯至1952年。作为“一五”期间 156 项重点工程中唯一的特殊钢企业,凭借钢铁的坚韧品质铸就了新中国工业史上的 “八个第一”—— 从 1958 年炼出我国第一批大口径厚壁火炮用钢,到为国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原子弹、核潜艇、人造地球卫星等提供各类关键材料,为国防建设和重工业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行业专家进行主题分享

 建龙北满特钢总经理巩飞说:“这份厚重,既源于自身的千锤百炼,更离不开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

 2017年重整以来,建龙集团累计投入超过30多亿元推动装备、产线、技术改造与产品升级,就是要将建龙北满特钢打造成中国特钢领域的标杆企业。

 如今的建龙北满特钢,已发展成为集特冶锻造、特殊钢棒材、特殊钢线材为一体的全系列特钢企业,拥有连铸、模铸、电渣冶炼、冷拔、热处理、机加工等完整深加工链条。

 这份成长,离不开合作伙伴的信任与支持:高端轴承钢成为全球知名企业第二供应商,汽车用钢在国内主流车企供应链中占据重要份额,汽车齿轮钢获韩国现代全球认证;产品覆盖全球 32 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特钢行业前二。更离不开科研院所的支撑:与中科院联合开发的稀土轴承钢,打破盾构机主轴承材料国际垄断;与下游用户共建联合研发平台,推动发动机连杆用钢国产化;联合北科大、钢铁研究总院共同研发长寿命高强度身管材料……

 目前,建龙北满特钢与下游头部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主要产品满足高档轴承钢、铁路、汽车、矿山、石油等多个领域的需求,其中,风电轴承用钢通过国际权威认证,可满足8MW以上海上风机需求,抗腐蚀性能提升30%。

参会的供应商代表

共生共赢,构建特钢产业新生态

 “聚势·破局·共赢 共筑特钢产业发展新未来”——年会主题鲜明传递出建龙北满特钢的发展理念。在行业“单打独斗时代已过”的共识下,企业正以开放姿态构建新型合作关系。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更要清晰规划未来发展路径。张志祥表示,未来将从三方面助力建龙北满特钢升级:加快产品结构升级,聚焦特钢“纯净度、均质化”等核心指标,研发第三代超高强钢等前沿产品;推进绿色低碳与数字化转型,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搭建数字化营销系统,实现与客户高效联动;提升服务与国际竞争力,深化细分市场合作,对接国际头部客户,迈向国际化一流特钢企业。

 从与中科院联合研发稀土轴承钢打破国际垄断,到与下游用户共建研发平台推动材料国产化,合作共赢早已融入企业基因。 

 张志祥也提出了“研发共享、产能协同、市场共拓”的新型伙伴关系:开放产学研平台联合开发新材料,共享数字化资源优化供应链,共建绿色产业链践行“双碳”承诺。 

 此刻,这场汇聚了钢铁人的盛会,早已超越“总结与展望”的范畴。它是一次信心的传递,让行业看到逆势增长的可能;是一次共识的凝聚,让产业链意识到合作共赢的必然;更是一次行动的动员,让所有参与者明白:越是行业低迷,越要聚势破局。

记者、摄影、视频:孙铭阳

编辑:桑蕾

审核:王阳阳

统筹:曲静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备注:青蛙工业云平台是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工业互联网平台,致力于助力黑龙江省各地工业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实现网络协同制造贡献力量,进而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达成共赢局面。

青蛙工业云平台严格把控数字转型方案的质量,结合哈尔滨在数字化转型城市建设、数字化车间打造、软件定制、互联网工业发展、标识解析方案以及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等方面的产业政策,为黑龙江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探索新路径,提供能够快速有效提升产量与增量的解决方案,助力哈尔滨工厂实现转型,推动黑龙江工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