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补短板

行业动态 浏览:46 2025-06-25 10:26:30

《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发布……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在政策引领、标准规范、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运用数字技术对制造业研发、生产全流程和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改造升级和价值重塑,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举措。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削减成本、提升产品品质,进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以数字化转型为牵引,推进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力量,不断开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将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一系列进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累计培育42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重点行业转型步伐加快,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研制周期平均缩短近30%、生产效率提升约30%。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2%,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个,连接工业设备超9600万台(套)。各地区因地制宜采取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实施进程,推动区域内制造业数字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例如,江苏省发布新一轮深化“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旨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数字技术在生产制造关键环节的普及应用,推动中小企业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山东省发布2025年全省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要逼近94%,培育约50家省级重点平台,以及推行50个以上的数字化转型项目。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也有一些问题仍待解决。比如,部分核心数字技术尚未实现规模化普及;中小企业转型需求不明确、转型路径不清晰、转型解决方案不成熟,转型内生动力和改造意愿不强;数字化转型保障体系亟需完善;等等。引导数字化要素向制造业集聚,还须多措并举、稳妥施策。

强化关键数字技术。突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模型等数字技术,加快实现核心数字技术自主可控,夯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底座。加速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交叉融合,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在制造业的大规模普及与应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应用效能。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设计、制造、供应链等多个场景的业务创新,全方位升级与优化制造企业生产、管理、运营等各个环节,催生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和新业态。

探索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长效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中小制造企业,设计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分行业指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方法和关键要点。营造开放共享的产业转型生态体系,强化大企业资源优势和带动作用,鼓励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制造企业协同开展数字化改造,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广泛转型。中小制造企业要结合业务特色,针对企业规模、业务痛点和数字化基础等实际情况,以核心场景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关键数字技术,在研发管理协同、生产设备监控、智能排单调度等环节实施轻量化改造升级。

健全数字化转型保障体系。完善政策引导,以制造业企业发展实际为出发点,健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推动地方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政策,强化部地协同配合,统筹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各项工作。加快编制标准体系,强化标准供给,围绕基础共性、典型场景、解决方案等方面,为企业和行业提供清晰的技术和业务发展路径,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线图和时间表。

作者:刘虎沉 作者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刘虎沉

(备注:青蛙工业云平台是一家哈尔滨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黑龙江省各地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实现网络协同制造,为其降本增效,实现共赢。

青蛙工业云平台严把数字转型方案的质量关,结合哈尔滨数字化转型城市、数字化车间、哈尔滨软件定制、互联网工业、哈尔滨标识解析方案、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相关的产业政策,为黑龙江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开辟一条新出路,提供快速有效的提产增量的解决方案,助力哈尔滨工厂转型,振兴黑龙江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