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拉开建设“算电融合”新基地大幕

今日热点 浏览:45 2025-05-27 08:57:59

5月17日,第三十四届哈洽会开幕当天,“算电融合 智启未来”——人工智能与算电融合招商推介会在哈尔滨举行。在这次推介会上,黑龙江面对国内如火如荼的算力建设竞争亮出了自身独特的优势——丰富的电力资源,在没有财政补贴下,算力中心到户电价可降至每度三毛六分。

哈尔滨数字龙江智算中心

算力实现“零”的突破

黑龙江省的算力建设始于2024年。在这一年,哈尔滨数字龙江智算中心一期和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节点超万卡智算集群建成并正式投用。

这两个项目被看作实现了黑龙江算力建设“零”的突破。要知道在2022年公布“东数西算”工程时,黑龙江还与算力建设没有关联。时隔两年,黑龙江省已经跃然成为“东数西算”与“星网工程”国家战略枢纽节点布局的一环。

2025年新年,横空出世的DeepSeek成为AI普及的加速器。随着各行各业与大模型的深度融合,算力炙手可热。在完成DeepSeek R1满血版本地化部署的消息传出后,哈尔滨数字龙江智算中心高朋满座,黑河、绥芬河市政府,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以及多家央企来寻求合作。

与此同时,黑龙江的算力布局也在不断快速扩展。哈尔滨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三期、鸡西显思等一批智算中心项目也正在抓紧建设,总规模超过8000P。这些项目中,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节点超万卡智算集群建成,标志着哈尔滨跻身国内人工智能研发一线城市,算力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

如今,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了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梯次布局,特别是智能算力正处在高速增长阶段。全省现有算力规模已经达到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规模,也正因此建设“算电融合”新基地成为黑龙江省的新目标。

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

算电融合优势明显

刚刚挤进国家战略的黑龙江能否拥有一席之地?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当前阶段,“东数西算”工程主要适用于将东部地区的非实时算力需求,以及大量生产生活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进行存储、计算并反馈,适合视频渲染等对时延不敏感的应用,而对于远程医疗、电子游戏等实时性较强或对时延敏感的应用需求,就目前技术发展情况而言,更适合在本地就近计算。

显然,正在“三基地、一高地、一屏障”的黑龙江省,面向东北亚的市场,在算力服务这块市场上可以有更大作为。

推介会上,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袁锋做推介时,除了算力产业优势外,还重点介绍了自然和地域优势、电力优势、消纳优势、人才优势。其中有几组数据值得关注——

黑龙江幅员辽阔,寒冷漫长的冬季可持续5-6个月,气候相对干燥,年平均气温3.5℃,利用自然冷资源时长达7719小时。

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2.3亿千瓦,居全国第四位,风电年利用小时数达3500小时;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3.4亿千瓦,居全国第八位,可为算力中心提供充足电力保障。

按照算力电力协同布局的要求,黑龙江省正在哈尔滨平房区等地规划建设算力产业园区,建立为数据中心直接供电的新能源专网,预计年供电量34亿度,可保障11万P智能算力运行。

消纳场景十分丰富

资源再丰富,也需要有消纳渠道。

袁锋介绍,从国内来看,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达到278万P,黑龙江省已建成哈尔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三级低时延算力服务圈,正在规划建设超高速骨干传输网,全力打造“南数北算”海量数据传输基础能力。从省内来看,黑龙江是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是国家重要的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迫切,数字政府建设位居全国前列,正大力培育智慧农业、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冰雪经济等11个应用场景,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冰雪经济、石油天然气等高质量数据集和大模型语料库建设。从国际视角看,东北亚在智能算力方面存在极大需求缺口。显然,“算电融合”在黑龙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据悉,黑龙江省正在组织编制“人工智能+”行动方案,推进产业底座强基、应用场景赋能、智能终端升级、创新生态优化四大行动,还将在完善供电基础设施、加强算力推广应用、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强化人才保障能力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2025年,黑龙江已正式拉开建设“算电融合”新基地的大幕。(黑龙江日报记者 桑蕾)

来源:黑龙江日报

(备注:青蛙工业云平台是一家哈尔滨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黑龙江省各地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实现网络协同制造,为其降本增效,实现共赢。

青蛙工业云平台严把数字转型方案的质量关,结合哈尔滨数字化转型城市、数字化车间、哈尔滨软件定制、互联网工业、哈尔滨标识解析方案、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相关的产业政策,为黑龙江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开辟一条新出路,提供快速有效的提产增量的解决方案,助力哈尔滨工厂转型,振兴黑龙江工业。)